希灵帝国

希灵帝国

(VIP)(推广) 作者:远瞳(白金)
标签:科幻 未来世界 状态:完本
总字数:805.07w 真实粉丝数:7.08w 评分:9.20
总收藏:42.00w 总推荐:108.71w 盟主数:19
刷新时间:2024-09-20 12:16 
2024-09-20更新: 发新书啦~~~

  ★★★★☆ 7.5分 完结

  利刃所向即是帝国的边疆!爹神万岁陛下万岁!

  前600章不过是一部平庸的综漫穿越的无敌流后宫小说,但随着大幕的拉开,帝国万岁!

收录于:2018-12-18

  大神作家远瞳第一本小说,希灵系第一部小说,远瞳小说阅读排序《希灵帝国》《异常生物见闻录》《黎明之剑》,推荐各位书友顺序观看,负责一些好玩的梗都会看不懂,极力推荐本章说,阅读效果翻倍!

❤️3 收录于:2018-12-10

  8:00 起初,神创造天地 。8:15 神将天和地分开,又在天地中加上诸光体。 8:35 神为诸光体设定了运行的规律,于是天地有了昼夜和时辰 。8:55 神开始在大地上种植各种植物,放下原始的生物,让他们繁衍进化。 9:25 神看生物已经进化起来,觉得这是好的,便开始给他们安排一个有灵的管理者,于是开始造人。 9:30 收卷铃响了,神没把人造完,于是第三百次补考还是没及格,这个世界得了十五分。

❤️13 收录于:2018-12-09

  (已完结,不烂尾)

  科幻分类经典神作,优点背景宏大,缺点宅味太重,而且是第一人称,大家自己品味选择入不入坑吧

❤️106 收录于:2018-12-03

  你可以看到大眼珠子是如何进步的,前面几百章和后面的几百章,可以品味一下

收录于:2018-12-01

  大眼珠子!我跟你讲!我吹爆!!

  希灵帝国是我瞳叔的第一部作品,开始的文字比较稚嫩,emmmm,好吧就是有点毒,但是大佬后来把这部分重新写了一遍,我跟你讲,就是赞!

  我大眼珠子出门混靠的是啥!脑洞!作为脖子以上就是个环的男人,读者总是要为他的骚操作而叫绝,陈老太爷往往能用一种令人哭笑不得却卓有成效的办法解决棘手的问题,而这一特点更是被他的孙女婿炸弹仁发扬光大(见异常生物见闻录)。

  不过这些只能让希灵成为一本好书,却难以支撑它作为一本经典,大眼珠子的书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那宏大的世界,无数种族和文明在无尽的虚空中上演一场场史诗。整座影子城最令人难忘的不是十年一度的万界狂欢,也不是超凡脱尘的阿瓦隆秘境,来到帝国首府,没有人能够忘却在纪念碑广场的一幕幕史诗,在那样厚重的历史面前,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孩子,牺牲与奉献,荣耀与崇高,文明前进的道路从不平坦,只有不断前进,凡人亦将高举神座!

收录于:2018-11-22

  他的书都很水,没点耐心读不下去的,读下去了你就会发现,意外的神特么有意思。

❤️4 收录于:2018-11-19;删除于:2018-12-15

  [完结]混吃等死的伪宅摇身一变成帝国元首,拥有奶爸光环的大叔领养萝莉无数,这就是某宅在获得一个从天而降的蹭饭兵团之后所发生的爆笑故事,再次郑重提示:这是一本非常严肃正经认真的科幻……

  ☯科幻

  ☯ACG

  ☯幽默

❤️3 收录于:2018-11-17

  这是一个拯救的故事,全是科技文吧,幽默逗乐,有些搞笑,挺不错的,书荒的朋友可以试试。

❤️4 收录于:2018-11-16

  正在看,是看完异常过来补的,依然很欢乐,有点欢乐过头了……很多评价前300或者500章有毒的,或者第一人称不好的,我看着居然感觉还行,问题主要在于遇到水字数和自己不熟悉的动漫时就有点无聊了。其实那个时候作者的文笔就已经合格了,至少比很多晚八点3分钟开红包的文,经常冒出小学生作文式的描写强多了。

  看完以后的补充:

  开头小白中二龙傲天,后期却变成了贯穿多元宇宙的文明史诗,虽然还是有点搞笑和中二……作为网络小说它在文学性上自然不能和经典名著相提并论,但只看设定,格局之高足可位列网络小说巅峰,在整个科幻小说界也少有敌手,概念强度大概仅次于OAA。如果说像《永恒的终结》或者fatego这样的故事,能让读者站在人类的起源与文明史的高度去思考,那么希灵可以说让读者(至少短时间内)站在宇宙的起源与灭亡、智慧生命与文明的意义的角度去思考。小说或者动画或者别的什么文学作品最有效的做法是以人设吸引读者,我也习惯了没有个特别出彩的角色就看不惯,但是希灵这本书虽然我对哪个角色都没有特别偏爱的感觉,但仍然可以读得很投入。

  另外,感觉《异常》完美地继承了《希灵》的优点,虽然格局缩小了很多,但在深度上还是一样的(所以又叫异界文明收尸录),还顺便在文学性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故事整个都看得很舒服,可能主角的生活幸福得恰到好处,让读者也跟着开心起来了。总的来说,如果能适应网络小说的篇幅(网文老司机),那么这两本都十分值得一读。

收录于:2018-11-12